云原生的四要素
分類:云服務資訊
編輯:新網小青年
瀏覽量:359
2021-03-01 17:08:35
云原生是一種構建和運行應用程序的方法,是一套技術體系和方法論。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云原生(CloudNative)的概念;2015年,云原生剛推廣時,Matt Stine在《遷移到云原生架構》一書中定義了符合云原生架構的幾個特征:12因素、微服務、自敏捷架構、基于API協作、扛脆弱性;
到了2017年,Matt Stin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又改了口風,將云原生架構歸納為模塊化、可觀察、可部署、可測試、可替換、可處理6特質;而Pivotal最新官網對云原生概括為4個要點:DevOps+持續交付+微服務+容器。
到了2018年,CNCF又更新了云原生的定義,把服務網格(Service Mesh)和聲明式API給加了進來。
可見,不同的人和組織對云原生有不同的定義。符合云原生架構的應用程序應該是:采用開源堆棧(K8S+Docker)進行容器化,基于微服務架構提高靈活性和可維護性,借助敏捷方法、DevOps支持持續迭代和運維自動化,利用云平臺設施實現彈性伸縮、動態調度、優化資源利用率。
云原生構建應用簡便快捷,部署應用輕松自如、運行應用按需伸縮。優點不一而足,缺點微乎其微;秒殺傳統Web框架,吊打祖傳IT模式,實在是保命裝逼、評優晉級不可多得的終極絕密武器。
以下為云原生的四要素:
1、微服務:
幾乎每個云原生的定義都包含微服務,跟微服務相對的是單體應用,微服務有理論基礎,那就是康威定律,指導服務怎么切分,很玄乎,凡是能稱為理論定律的都簡單明白不了,不然就忒沒b格,大概意思是組織架構決定產品形態,不知道跟馬克思的生產關系影響生產力有無關系。
2、容器化:
Docker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容器引擎,在思科谷歌等公司的基礎設施中大量使用,是基于LXC技術搞的,容器化為微服務提供實施保障,起到應用隔離作用,K8S是容器編排系統,用于容器管理,容器間的負載均衡,谷歌搞的,Docker和K8S都采用Go編寫,都是好東西。
3、DevOps:
這是個組合詞,Dev+Ops,就是開發和運維合體,不像開發和產品,經常刀刃相見,實際上DevOps應該還包括測試,DevOps是一個敏捷思維,是一個溝通文化,也是組織形式,為云原生提供持續交付能力。
4、持續交付:
持續交付是不誤時開發,不停機更新,小步快跑,反傳統瀑布式開發模型,這要求開發版本和穩定版本并存,其實需要很多流程和工具支撐。
綜上所述,云原生的DevOps、平臺、持續交付、微服務都是云原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需要以全局地眼光看待問題,脫離任何一個元素,對于企業來說都是“管中窺豹”、“一葉障目”,只有加以整合才能見到云原生的全局風貌。
面對業態各異的業務上云以及碎片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部署,利用云原生思維和模式,構建基于云原生的物聯網平臺以及解決方案,勢必將加速企業,甚至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:http://www.xinnet.com/cs/product.html
到了2017年,Matt Stin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又改了口風,將云原生架構歸納為模塊化、可觀察、可部署、可測試、可替換、可處理6特質;而Pivotal最新官網對云原生概括為4個要點:DevOps+持續交付+微服務+容器。

到了2018年,CNCF又更新了云原生的定義,把服務網格(Service Mesh)和聲明式API給加了進來。
可見,不同的人和組織對云原生有不同的定義。符合云原生架構的應用程序應該是:采用開源堆棧(K8S+Docker)進行容器化,基于微服務架構提高靈活性和可維護性,借助敏捷方法、DevOps支持持續迭代和運維自動化,利用云平臺設施實現彈性伸縮、動態調度、優化資源利用率。
云原生構建應用簡便快捷,部署應用輕松自如、運行應用按需伸縮。優點不一而足,缺點微乎其微;秒殺傳統Web框架,吊打祖傳IT模式,實在是保命裝逼、評優晉級不可多得的終極絕密武器。
以下為云原生的四要素:
1、微服務:
幾乎每個云原生的定義都包含微服務,跟微服務相對的是單體應用,微服務有理論基礎,那就是康威定律,指導服務怎么切分,很玄乎,凡是能稱為理論定律的都簡單明白不了,不然就忒沒b格,大概意思是組織架構決定產品形態,不知道跟馬克思的生產關系影響生產力有無關系。
2、容器化:
Docker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容器引擎,在思科谷歌等公司的基礎設施中大量使用,是基于LXC技術搞的,容器化為微服務提供實施保障,起到應用隔離作用,K8S是容器編排系統,用于容器管理,容器間的負載均衡,谷歌搞的,Docker和K8S都采用Go編寫,都是好東西。
3、DevOps:
這是個組合詞,Dev+Ops,就是開發和運維合體,不像開發和產品,經常刀刃相見,實際上DevOps應該還包括測試,DevOps是一個敏捷思維,是一個溝通文化,也是組織形式,為云原生提供持續交付能力。
4、持續交付:
持續交付是不誤時開發,不停機更新,小步快跑,反傳統瀑布式開發模型,這要求開發版本和穩定版本并存,其實需要很多流程和工具支撐。
綜上所述,云原生的DevOps、平臺、持續交付、微服務都是云原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需要以全局地眼光看待問題,脫離任何一個元素,對于企業來說都是“管中窺豹”、“一葉障目”,只有加以整合才能見到云原生的全局風貌。
面對業態各異的業務上云以及碎片化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部署,利用云原生思維和模式,構建基于云原生的物聯網平臺以及解決方案,勢必將加速企業,甚至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:http://www.xinnet.com/cs/product.html
聲明: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發
送郵件至:operations@xinnet.com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
需注明出處:新網idc知識百科
